債務結清背後的沈思:關於創造時間概念的那個智慧體|腦幽

腦男Leo
Dec 7, 2024

--

1+( -1) = 0

你可以增加一個負值,然後最後等於零。

這聽起來很荒唐且無意義,但神奇的就在這裡:

它產生了一個「過程」;是的,過程。

思考、運算、執行、重複的過程。

這種抽象概念構成了「時間」,如果你能悟到我的意思:

公式本身是靜態的,但是運行起來成了動態。

不如我這樣比喻:

一個人「增加」一些「負債」,然後「償清」,這動態過程產生了他的「金融體制系統中的生活」。

//

當然,他的負債還會自我增生,這是利息(假設為3%),所以公式要更複雜一點點:

1+ (- 1( 1* 0.03))= 0.97

現在,因為利息,他稍稍不平衡了,這3%的利息要用什麼來補回來?

事實上就是靈魂產生的能量,而不是公式內自己產生的。

這涉及了公式之外的某種東西,但如果不這樣思維,物質時空就不可能存在。

利息( 3%)會逐漸侵蝕當前狀態或完整的能量,而系統試圖在不斷變化中保持某種平衡。

「靈魂產生的能量」可以理解為一種外部修正機制 ,即超越公式本身的某種調節力量。

公式本身只是一個框架,真正的生命動態則來自於超越數學的那份能量和意義。

你會意識到我一直在說的概念:

「債務會神奇的被結束掉 — — 如果靈魂覺得學習夠了,或重度不平衡了,祂要關閉這條時間線。」

而這件事情不是人自己決定的,是他的靈魂或更高層次的自我,對這個時間實相的設定改動。

高我工程師 — — 祂決定要如何運行「自我」這個實相或時間結構,這是一種體驗或學習的過程。

問題就是:問題並不是頭腦自己可以控制的,是被設計出來達成某種有方向性的不平衡。

就像砍樹的時候,可以設定樹要往哪裡倒,債務也可以促使人格或生活要往哪裡傾斜。

這只是一個塑造生活的工具,為了在金融體制實相中運轉的手段,不代表人生「就是這樣了。」

//

所以當這個 0.97 的稍稍不平衡的現狀,繼續帶入下一個時間
1-( 1( 1* 0.03))的時候,這構成了一種遞歸的子程序。

(defun f( x )(- 1 (* 1 (* 0.03))))
(defun iterate ( x n );;遞迴執行的函數
(if ( zerop n ) ;;判斷 n 是否為 0 的函數
x
(iterate ( f x )( 1 - n ))))

即,在時間中再生成時間,構成大大小小的時間樹,也成了一個人的多重時間框架。

一個人可能每年要繳一次稅、每個月要繳一次債、每週要上一次課、每天要上班、每半天要吃一頓、然後每天都要睡覺或獨處恢復平衡,每秒都要呼吸等等。

換句話說:日常任務(如吃飯)、中期計劃(如還債)、長期目標(如人生願景),所有這些構成了我們感知時間的結構,互相包含。

一個靈魂製造了多重的不平衡公式,讓物質部分在多重的時間序列中維持多重的過程,然後不斷適度的補回去能量(不會一次補到滿,這樣就沒得玩了),不讓他的系統崩潰之餘,有方向的壓力。

//

債務在本文被比喻成一種「有方向的不平衡」,靈魂需要經歷這種壓力才能在特定系統(金融體制中)有特定方向的學習與成長。

所以從不斷耗損開始,又不斷補充,形成了時間與生命的過程。

事實上,債務、複利增長或能量的積累過程,可能逐漸趨近於一個與「自然常數」e(約 2.718)相關的比例。

這是一個普遍存在於自然界與數學中的重要數值,其特性經常出現在描述持續增長的系統中。

如果債務控制在2.718%左右 — — 這也趨近於通貨膨脹的數值,而且人沒有過度損耗,靈魂能量自然增長也是在2.718%,理論上就可以達到財富能量的自體平衡。

//

這不僅僅是在做數學計算,我是在表達一個可能的生命演進或時間連續的系統模型跟背後的抽象概念。

每一個不平衡公式的遞迴步驟,都可以被看作是生命、時間、能量流動的一個縮影或部分。

非常的簡化,只是描述其中一種模型,可能還有無限多種,但因為我只具體的理解到這裡,也可能錯得離譜?

//

假設我沒有錯得太離譜,摸到一點邊,那我可以繼續猜:

是誰想出來了這種公式?至少祂在137億年前就發現了。

--

--

腦男Leo
腦男Leo

Written by 腦男Leo

祂用心智神乎其技,非人信念可思其議;我等謙卑領受奇蹟,樂將恩典共福齊利。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