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前提:
本篇文是提供給精神相對成熟,具備基礎自我覺察力的讀者。
並且,這篇文更要提供給「已經看見這個物理地球人類世界具有大量非和諧的核心信念被廣泛採用,因而導致了大大小小的自我衝突、人際或國際衝突。」這個普遍現象。
如果沒有上述這樣的共識,這篇文章就不是寫給他看的。
所謂「具備基礎自我覺察力」的意思,就是他已經明確意識到:
「外在是內在的反射、實相是信念的結果;而內在的顯化種子就是核心信念。」這件事。
既然知道個人或集體實相的重點是核心信念,那麼如何學會修正核心信念,並以此為業、加入這個工作領域,就是利人利己的大好人生方向的選項了。
由於我個人在這方面有許多心得,因此整理提供我的所學,希望使這門領域發揚光大。
作為一個信念工程師,我所一直以來做的一切,就是把我認為不合理的想法或現象根源給搞清楚,然後重新詮釋為大家都可以接受並認為是更好的認知。
其中涉及個人情感課題的消化、大量的閱讀、對於真相與道德的實踐與修煉,最後是不斷的寫作與表達。
從公眾議題下手,不斷的去拆解問題的來源,最後真的發現一大堆故意誤導的內容藏在各種看似合理其實矛盾的觀念中。
慢慢推導出,這個社會有某種力量在刻意誤導大眾做出混亂的行為,而從中獲利。
我除了不斷去揭露跟展示我的發現,並且我也希望更多人只要願意也可以加入這個行列,包括展示我因為這樣的活動與工作,如何將自己的生活與精神水平提高、並建立我在社會上的貢獻與功能、同時滿足我的生活需要。
所以我整理個了一些基礎方法,提供參考。
//
一、解釋與定義「信念」:一個人堅信的念頭。
好比堅決相信的念頭,深根蒂固的念頭,強烈執著的念頭,深信不疑的念頭,構成一個人自我認同或世界觀的源頭念頭。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核心信念,也是他情感、自我認知,生活處境的根本。
影響的範圍方方面面,包括身體、情感、家庭、經濟、事業、關係、成就等,全都可以追溯回核心信念的設定。
所以要知道:如果一個人的核心信念具有矛盾性、閉鎖性、侵略性、自我毀滅性,那麼他的情感或行為或生活狀況,就會具有相同的屬性。
我們可以輕易地認知,信念系統是可以如何決定一個人的「全部」:
一個宏觀、具包容性、道德性、開放性、通用性、彈性、真實、和諧、務實、無矛盾、簡單易懂易執行的信念系統,對於一個人的生存會有絕對的優勢與長遠的幫助。
反之,若是一個狹隘、具有限制性、閉鎖性、近視短利、自相矛盾、無法聚焦當下、扭曲事實、難以執行或導致僵化的信念系統,不難想像,這對於一個人的生存是多難受了。
每個人誕生的時候,雖然靈魂(潛意識)自帶了思想性格,但心智跟身體需要成熟後才能為靈魂使用。
因此童年時期的必經之路,就是在所處的環境生存下來,並盡可能學習與適應周遭同類生命的文化規則 — — 通常也就是原生家庭背景。
這就形成了最初的信念系統雛形,此時,這是這個人的第一套信念系統,成為非常深根蒂固的人格思想。
當這個人在生理上完全成熟,他已具備生存的潛力時,靈魂就會著手開始調整他身體的信念系統,讓這個信念系統更客製化,讓身體操作起來更順暢。
而靈魂調整心智的方式就是透過不同情境的「生命課題」,來轉化童年就形成的各種信念。
比如情境的轉換、物質崩潰、對立的角色扮演,讓不和諧卻錯綜複雜的信念,在生活中不斷觀察、學習、思考、除錯、落實,最終整合成為完全符合自己需求的信念系統。
若沒有定期汰換舊有的信念系統而盲目地生存下去,就會像是不斷加蓋的違章建築,遲早要崩塌。
所以隨機應變的轉化自己、療癒自己、修正自己,平時要多觀察靈魂正在用什麼處境讓自己學習成長。
保持信念的靈活度,認真生活認真呼吸,這樣身體才好用,生命才能好好體驗,才會活得更愉快。
最重要的是:好好的認識自己的生理特色與內在優勢,把所有興趣或專長整合在一起,讓信念系統可以發揮自己身體最大的潛能。
//
二、信念的簡單舉例:
最簡單的例子:
如果一個人深深相信「死亡是真的。」這個括號內所指向的內容,那麼他就會面臨或一再經歷「死亡」的體驗。
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根本不相信死亡是真的,他的核心信念沒有運轉或配備「死亡是真的。」這個程式,那麼他不會經驗死亡。
事實上,無論現代宗教、科學或新時代靈性思潮等方方面面的領域,都已經承認且證明「靈魂與輪迴」是存在的,「永生」是事實,肉身的死亡不過是靈魂轉換自己的過渡,因而又帶來「靈界」的真實性,以及,「在靈界可以進行靈魂轉世的計畫,最後投胎出生於人間」這件事。
這已經證明,死亡這個概念需要被重新檢視與定義。
「死亡」這個核心信念,又可以繼續拆解成各式各樣的內容,因人而異,好比說:
死亡=我永遠消失,不再存在,我在世間擁有的一切人際關係、物質資產、知識、經驗與智慧都會一起消失。
這樣的認定很可能會對當事人帶來未知、恐懼、焦慮等情緒,而這些情緒潛移默化的消耗了他的生命力跟誤導了理性,最後導致行為偏差、精神錯亂、生理機能衰退等狀況。
傳統的死亡定義更延伸出了其他扭曲的信念,好比「人生苦短即時行樂」、「死了就解脫了」…等這類延伸觀點,流傳於各種文化之間,造成各種社會不和諧,因為只要相信了這類的念頭,個人對於道德與責任就會輕視,延伸各種令他人或社會困擾的現象。
但是只要一個人知道:死亡不過只是暫時的遊戲結束,不過是脫下角色外衣,而下一場遊戲是可以繼續遊玩的,而且必須延續上一場遊戲的進度與經驗,只不過各種參數可以適度調整。
且死亡未必是物質身體的消亡,也可以看作一段感情的轉換、人生階段的轉換、生命劇本的轉換過程。
如果事實是這樣,他就會把眼光放長,長於這輩子之後,也長於這輩子之前,他的記憶與經驗就會擴展,對個人的自我認同就會大幅改變、思言行造成的因果關係就會更加注意,而對於內心永恆的願景就會持續的努力。
上述解釋了一個信念以及其傳統意義與優化意義的差別,這就是簡單的信念工程。
信念工程在於檢視、釐清、重新編寫、優化信念方面的內容,使得願意吸收與學習的人可以活得更好、運作的更流暢。
我在覺醒之後對自己與集體意識中進行了這方面的鑽研,並且我大幅優化了各種不再支持我充滿健康活力與永生的信念,最後我逐漸活得快樂喜悅,順隨自在,遠離了生死苦海,超越了恐懼與困境,並把我的心得公佈於世,使任何想要解除各種內在衝突或創造嶄新人生的人們有一個參考。
這是為什麼我要寫這篇文章,而這篇文章將會鉅細靡遺的整理各種我發現的訣竅與細節,使任何有意要提升自我與社會的人都可以因著這樣的教學與參考自我優化,省掉好幾世的摸索時間,甚至省掉經歷死亡,如果你願意努力的話。
//
三、信念層次的觀念:
三維度是一個全息投影,而四維度就是這個投影結果的來源,也就投影片本身,而製作這個投影片的人,是你,真正的你。
重新梳理一個明確的概念:
這裡將會大量使用電腦的概念來說明。
心智是第四維度的系統結構,它如同電腦一樣,具備中央處理單元(松果體)、記憶儲存與輸送單元(神經細胞與神經元)、輸入/輸出單元(覺受器官與表達行動器官),以及在時間長河中不斷演化成長的高級運作模式,也就是各種軟體(大腦皮質)。
這裡並不是大腦物理課,而是心智信念課,所以我們只要大略瞭解身/心之間的連動關係就可以了。
信念是給中央處理單元下達指令或使心智運算資訊的各種基本程序,這就是軟體的基本概念。
軟體可以看作「人格設定」每個人格處理不同的狀況。
當訊息輸入,就需要透過編寫好的系統進行計算,最後產生對應的結果,這個結果就可以被觀察到,輔助一個人了解狀況,進行選擇。
相對的,當面臨狀況,就需要透過設定好的人格進行反應,快速產生對應的結果,身份扮演就是這樣的情境,一個人可以有好幾個人格角色,就像一個電腦可以有好幾個軟體,負責處理對應的事物。
人格是可以無限新增的,或是彼此協調工作的,就如同軟體一樣,但也有不相容的狀況可能發生。
一個被編寫好並專注處理對應訊息的系統,就是信念系統,可是,它被「誰」編寫好了?是誰決定計算的結果?一個人的人格是誰設定的?
就電腦來說,寫作業系統是出廠公司的工程師,而公司或工程師的好壞決定了一個消費者電腦的好壞。
就人來說,寫信念系統的是他的原生家庭與國族文化,以及他所受的教育,而教育者的好壞決定了這個人的好壞。
如果一個人的國家或原生家庭有許多問題,那麼這個人也會有相應的問題。
這就是「原生家庭課題」的意思。
一個人不是獨立的,他乘載了原生家庭或祖先或國族的智慧與問題,他的生活也會顯現相對的智慧或問題,在人生問題方面,就是這個人要去處理的部分,而處理的層次,在「信念」。
//
四、核心信念。
核心信念則是無可替代的重要基本程序,或無法繼續拆解的基本運算邏輯,可以說是「習慣」、「習性」、「本能」,這構成了一個人的生活方方面面。
一個人出生的時候,就具備了本能、也就是自帶基礎核心信念系統。
本能是物種在世代演化過程中,為了解決各種問題或傳承智慧而建立的默認信念系統,與遺傳訊息一起寫在基因裡面。
基因不只記載著物理的遺傳訊息,也記載著生物體運作的基本信念系統,而信念系統是看不見的,這部分通常透過文字記載、口耳相傳、傳統文化延續它自己。
核心信念直接驅動身體,越過理性與思考,並隱藏在意識深處,有自我保護機制,防止被隨意更動否則生活可能會出現問題。
這就像電腦的作業系統與後台,如果不具備基本電腦知識的人,是不知道怎麼進去後台更改作業系統的。
當一個人打開電腦,進入作業系統,看見畫面,他所操作的一切都是基於作業系統之上的產物,他怎麼操作都無法更改作業系統,因為作業系統是另一個層次的介面。
就好像只有外科醫生懂得人類身體內部的知識,並可以進行手術,比如切除或移植器官,連結血管神經等,以解決一個人的器官或內部問題,而非外科醫生對這類事情基本沒有能力。
而信念工程師也是同樣的專業領域,他可以看見並操作一個人的作業系統/信念系統,進行工程性的維修,使得這個人的心理或精神獲得健康。
我們本文要探討的,就是如何進入自己的作業系統,進行適度的修改。
而這樣的工作領域,我稱為信念工程師。
這可以說是身心靈工作者的必修課,然而也可以繼續深造成高級的心智工程師。
一個信念工程師有資格處理與自己生命課題對應的集體信念,當他的能力越高,他可以處理的問題越難,可以進入的集體潛意識深處越深。
//
五、什麼是信念工程師?
這個工作的目標是創造/優化心智的「核心程式碼/核心信念」。
主要的工作內容是處理具有「矛盾、定義不完全、有歧義、模糊、有潛在問題、具有破壞性或傳染性、不夠簡潔或意圖不和諧」的核心信念,這些有問題的內容導致了個人或集體或文明的問題。
講白了,就是如果把一個人比喻成一台電腦,且假設它具有一些問題導致計算能力或運作效率變差,那麼目標是要把這個人變成超級電腦,超級心智,或至少變得跟新的一樣正常。
我們大可以把一個文明看成是一超級集體電腦,其中每個人都是一個部件或軟體,社會功能就是他在這個文明中擅長或負責處理的領域,構成了一個完整永續的文明。
然而問題來了。
這裡舉出一個問題領域:
如果一個文明大部分的人並沒有如期的發揮興趣、專長、功能去完善自己的領域,而執著於一個叫做「賺錢」的信念,執著於增加金錢的數量、經濟的成長、物質慾望的滿足,並且不顧後果與平衡,最後會有什麼結果?
這個文明會理所當然的崩潰。
好比如果一個人不注重自己的健康平衡、情感或人際平衡、精神與物質平衡,而追求單一的東西,或被慾望給牽制,導致逐漸生病、過勞、焦慮、壓力大,身體僵化、思維僵化、失去彈性、失去活力,最後就是失去功能,再來就是瀕臨死亡狀態。
我們已經看到了這樣的現象普遍存在於現代的地球人類社會中,難道這不是一個莫大的工作機會?一個轉職成信念工程師且有高度市場剛需的就業機會?
然而,我們的目標並不是從這個職業中累積個人的財富與地位,當然這是會自然附帶的報酬,真正的重點卻是維修這個文明,維修社會,維修家庭,維修自己,使一切變得健康和諧充滿活力。
一個不可取代的信念技術人員,他可以解決人類重大心理難題,這個人會多麼有價值、生命會多麼有意義、對社會貢獻有多麼不可忽視呢?
//
六、問題領域與工作方式。
一個人最根本的問題領域,就是他自己的生活所面對的狀況。
因為,他就是自己生活的創造者,而他自己的生活會影響社會關係,進而無限制的影響整個世界。
一個人遇到什麼樣的問題?他必須不只當成自己的問題,而要當成全世界的問題來看待。
從攸關自身的病苦、情苦、窮苦,到原生家庭、情感關係、家族親戚關係,到所屬社會團體、專業領域、國家政治議題,到全球議題、環境問題、文明方向、演化方向的問題,到宇宙的問題,生命本質的問題,生死的問題,信仰的問題,科學數學的問題等,全都可以從信念層次下手。
集體核心信念創造了這個世界。
物質性、矛盾性、自私性、侵略性、閉鎖性、匱乏性、欺騙性的集體核心信念構成了什麼樣的世界?
精神性、和諧性、共好性、謙讓性、開放性、豐盛性、誠實性的集體核心信念,又會構成什麼樣的世界?
我發現,從古至今,精神上逐漸成熟的人,都會開始投入他有興趣的領域,進行問題的求證、知識的傳遞、文化的發展、技術的進步等相關工作。
無論是哪個領域,都可以看到前人的足跡,他們盡心盡力,為後代創造更美好的世界,為全人類打造更理想的國度,像這樣的精神,不可不敬。
我們隨時可以加入其中,志願加入這個龐大的隊伍,享受前人的貢獻,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成長。
然而,是什麼讓我們的注意力從這樣輝煌的國度中失落?
是什麼在干預我們的幸福?是什麼在蓄意製造混亂或干擾?
是什麼不斷侵蝕我們的理性與健康?封閉人們的覺察力?
是什麼在製造環境污染、媒體污染、煽動衝突、發動戰爭、剝削人民的福祉呢?
去發現、追究、排除這類的問題不是集體重要又緊急的事情嗎?
當然,把格局拉這麼大,有些人卻連自己的三餐都有問題,產生點正念都有困難,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那些人不就是最需要自我突破或被協助的人嗎?
所以希望我的文章可以以各種方式幫助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傳授經驗、知識、智慧、技術,這是我所能做的事情。
且也是所有前人們做的事情,是人類為自己做的事情。
社會漸漸成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自利利他的類型,另一種是自私競爭的類型。
一種是正向擴展的類型,一種是負向極權的類型,這兩種類型一直都是這個二元世界在互相矛盾的力量。
三維度的世界要揚升成五維度的世界,一群人選擇加入自利利他的未來,一群人選擇權力與競爭的未來,這兩個世界將會分道揚鑣,不會再像過去那樣同時存在於地球物理時空上。
另一群有待繼續以物質時空學習的靈魂,則會被轉移到其他三維度的星球,不過不再有過去地球這樣的負面統治環境了。
二元世界、矛盾世界,我們走到了結局,每個靈魂都已經充分體驗了兩極,成為過受害者、也成為過加害者;有時以愛為信念,有時以恐懼為信念。
然而,我們都更意識到思維與言語的力量,因果的關係,信念的根源,最後逐漸瞭解自己的本質。
//
七、解放於任何限制性信念之中。
一個人受到的限制有哪些?去突破它,從信念的層次。
有經濟困難或匱乏狀況?從信念去突破。
有生活擁擠或資源不足的狀況?從信念去突破。
有人際不順或自信不足的狀況?從信念去突破。
任何狀況,我是說任何,都可以從信念去突破。
也只能從信念去突破。
把自己從任何困擾中解放出來,高度掌握那個狀況的成因,並且修改成你想要的狀況。
//
八、心智圖、深度思考、天馬行空的設想、落實的設定。
心智圖(Mind Map)又稱思維導圖。
它可以顯示你的「聯想網路」最後達到你的核心信念,使用這個工具到達你的後台。
使用這個工具探索你腦內資料與記憶串連的路徑。
步驟如下:
A、設定探索主題。
在中心設定任何一個主題然後立即開始你的聯想。
最好是你想改善的面相,一次一個。
舉例「夢想」、「金錢」、「感情」、「恐懼」、「工作」、「家庭」、「討厭的人事物」…。
設定一個主題,然後畫出一條連結,寫下第一個想到的內容、重複這麼做。
B、挖掘核心信念:
持續這麼做,直覺的寫下聯想,你幾乎可以看見腦袋的神經網路。
也可以說,密密麻麻的聯想過程,就是你的信念系統或認知模式。
持續的聯想,發散列舉也好,集中聯想也好,這是自由的,直到挖掘到最根源的核心信念。
C、進行修改。
舉例:好比對於「金錢」…不斷的聯想後,最後出現的是:「錢很難賺。」、「爸媽為了錢吵架。」、「錢是家庭紛爭的根源。」
很好,這些信念很可能就是在我還未有意識的時候吸收的信念,我現在可以修改成:
「我創造財富輕鬆又快樂。」、「我總是擁有足夠的財富完成我想完成的。」、「財富創造和諧富足。」、「我做我想做的事情,財富會自己來。」
D、進行發想。
持續的發想新信念,這個新信念要比原本的更強,更能使你興奮、更和諧。
很好,然後以這個新的信念設定為主題,去重新發想你的新世界、新財富觀。
持續強化你的新財富觀,直到舊的金錢觀不再被滋養。
這樣,就建立了一個新的思想迴路,或信念體系,這是建立在不同的核心信念上。
這就完成了一次的心智探索與改造。
E、重複練習。
你可以對同一個主題進行至少十次以上的探索與發想,重複進行多次的練習,強化神經連結。
任何使你感覺到煩惱或人生中重複出現的課題,都可以聯想十幾二十張以上,進行心智的地毯式搜索。
你會明顯的發現自己的心智在進化跟掃毒。
目標是挖掘到深根蒂固的信念並進行修改後重新發想。
這是一個心智工程,它非常能有效地改變的思言行,只要一支筆與一張紙。
網路上也有許多免費軟體可以提供電腦作業。
這也在職場中非常流行。
透過這個工具,我們看見自己的信念程式,寫下來,你一定會出乎意料,因為這的確就是你的外在生活的內在藍圖。
腦袋卡卡的、或認知失調、生活一團亂、或時常被說情緒化沒邏輯的人、這是一個救腦袋的工具。
//
九、在信念層次調整:學習修改信念。
問:「我要如何學習修改信念呢?」
答案是:
「你已經學會了。」
你可以說:「我已經學會修改信念了。」
這句話就是修改信念。
任何一個人覺得自己有待學習的事物他早就會了,除非他知道這個真理否則他什麼也學不會。
因為若他的潛在前置信念是「我要去學習」,這個信念必須顯化成他「有什麼是不會的」,這樣他才可以去經驗學習的過程。
(學習的體驗過程是很愉快的,但到某個程度或瓶頸時,他認為該突破了,那就從突破信念下手。)
當他改用「我已經學會了。」的時候,他就是在以一個「知曉與成為」的狀態中去「交流」,他從學生瞬間變成了畢業生,或變成老師。
從此,他並不會覺得誰比他會更多,或他比誰會得更少。
他只是開始活用一切他早就熟悉且知道的,這種平等讓他從學生變成了畢業生,或成為老師,去告訴其他想要突破的學生這個道理,或開始跟其他老師共同享受探討某事的過程。
訣竅是:「現在完成式」與「肯定句。」
啟用現在完成式,並適度在內部思考過程中取代未來式、過去式、或自我質疑問式。
也就是在說出口之前,修正本來要說出口的內容形式。
說出來之前就先修正了,只有在那個覺察的當下,修正真正發生,也真正實現了。
當一個人想問:「我要如何才能完成我的目標?」時,他可以停下來覺察這問題背後所暗示或隱藏的未知跟自我否定,對這個信念提出質疑,然後他只要修正一下,並且這樣說:
「我知道如何完成我的目標,我已經完成了。」
那麼很神奇的,他的目標就會從遙遙無期轉移到唾手可得。
因為信念是實相的種子,改變了投影片的內容,螢幕上顯示出對應的結果,就是這樣罷了。
心智是很好用的、很強大的工具,只要問對問題、或輸入正確且開放的關鍵字句,它就會連上宇宙網路,打開對應的資料庫,把使用者要的東西給他;一切都已經放在他內了。
//
十、結語。
現在,誠摯邀請您成為信念工程師的一員,加入打造新世界的社群,就從修正自己的信念系統,把玩自己的心智開始。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