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個議題的初衷很簡單:
如果「人類」原本的型態是適應宇宙生活的物種,那麼在地球上生活的我們,有朝一日要回到宇宙去過我們原本的生活,而這是全體人類需要共同看見的目標。
寫這個議題需要大量舉證來建構我的假設,範圍有點廣,但我會舉幾個關鍵論點來輔證假設。
我希望能促進讀者多一點點的思考,反思人類真正該生活的方式是什麼?
一、地球人與其他陸地生物相反的演化發展
1、不符合比例的腦容量與過度靈活的四肢:
大部分的中等體型生物,都以強化身體機能為演化目標,如力量更大、更敏捷,在個體能生存的前提下發展智力。
唯有人類是以腦容量 — 智力為主要發展,並且大腦每天消耗的能量佔全身總體的四分之一左右。
我們的手指靈巧度甚至遠遠超過其他陸地物種。
以上指出:除非我們原本就生活在需要大量智力活動、少量體力活動、高精密操作、穩定食物來源、沒有食物鏈威脅的高科技文明中,否則這種演化早在成熟之前就被其他物種消滅了。
2、過於脆弱與敏感的表皮防護:
幾乎所有的路上物種都全身覆蓋體毛並生活在野外環境,而人類的皮膚幾乎沒有體毛覆蓋,對於自然環境與氣候的抵抗力很脆弱,所以必須要住在屋子、必須穿衣服、必須透過空調調節體溫,這在大自然中幾乎看不到。
相對的我們具有高敏銳度的觸覺、對周遭氣場與氛圍的變化有精準的感應力。
如果說人類可能是在宇宙生活的物種,那麼是否人類本來就是在溫度、濕度、氣候、外在環境都受到控制的高科技太空船內長期生活,我們才有這樣的內在因子,本能地發展這種生活?
3、不需要席地而坐:
人類的雙腳在任何席地而坐的狀況下都會受傷,如經常造成腳踝痛、膝蓋痛、腳麻、尾椎痛。
相比其他陸地生物,人類坐下時接觸地面的面積太少以致於無法平均分擔體重,導致身體容易受傷。
除非,人類在原本的生活中,已經不太需要使用到席地而坐的姿勢,到處有椅子、甚至在重力更輕的地方生活。
4、地心引力與普遍的肌肉痠痛:
幾乎每個成年人都有長期肌肉痠痛的問題,在近代更因為手機的發明而導致脖子痛的人更普遍。
這是由於肌肉還沒有演化到足以輕鬆適應地球重力的狀況,指出我們的肌肉乘載程度與地球重力不相符,我們不早前可能生活在重力更輕的環境。
5、脆弱的消化與免疫系統,過度敏銳的味覺:
人類如果食用未殺菌的食品,或短期待在惡劣的環境,就會非常容易生病,但其他陸地生物並無此狀況。
人類的味覺也非常豐富敏感,我們根本不可能如其他動物般飲食。
這指出人類可能原本生活在衛生與美味是基礎的高度發展世界中。
二、以上論點對現在的地球人來說代表什麼?
人類的祖先很可能已經生活在高度科技發展的環境中,基於某些原因退化成目前的科技水平,並且遠低於原本應有的科技水平。
人類的基因中應該具備遠超於現在的各種潛能,但因為目前的科技水平低落,導致精妙的能力或器官機能無法適度應用(比如在石器時代中因為沒有電腦而無法應用鍵盤打字能力,卻不代表那時候的人類沒有打字能力),而處於未啟動的沈睡狀態。
人類對外在環境、疾病猖獗與肌肉酸痛等問題,可能都來自於身體還沒完全適應的環境,同時可能指出這不是我們原本的生活環境。
三、然後呢?能夠反思幾個問題
如果本文的假設與舉證你有認同的話,可以想想看:
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合情合理嗎?你心中理想的生活方式是什麼呢?
我們是為什麼來到不適合我們原本生活環境的地球?
我們在這裡要學習什麼?
我們要怎麼回到原本的生活環境?
我們現在做的事情、社會的發展,對人類回歸宇宙有幫助嗎?
人類是否早就具備外星知識與宇宙船科技,是否早就與外星人有密切接觸,只是被統治者隱瞞,因為目前的社會發展有利於統治階級?
統治階級到底隱瞞了多少事情?我們是否是被困在地球的無知奴隸?
如果當前的生活並不完全滿意,那我們該如何改變現狀?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