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在業力公司上班的人》

腦男Leo
Oct 3, 2023

--

這是一份虛構的帳本,它不真實,也可能很真實。

這個小說的場景就是一個人在「業力公司」上班,並淹沒在滿滿的業力帳本中碎碎念。

業力公司有很多算帳的會計,他們每個人都埋頭念念有詞,這只是其中一個人的碎念過程:

債務可以用盡各種方式奴役與強迫一個人的身心,但是絕對無法限制他的靈魂。

請告訴我:你更傾向於相信自由意志是真的,還是債務奴役是不可掙脫的?

如果你選擇後者,我要告訴你:你錯了。

而如果你選擇前者,那請證明給我看。

如果你同時認同這兩者,你矛盾了。

如果你想知道債務是可以掙脫的,並且想要真的掙脫已證明自由意志是真的,那就跟我一起證明吧。

我假設溝通的對象有債務,因為這篇文章不是寫給無債的人看的。

我指的債務是法定債務,人情債或業力債那個也要算進來也可以,反正都一樣,債務只是四維度/時空領域的幻覺,如果這個人願意提升到更高的層次,那麼債務對他就沒有強制約束力,但是我已經強調了:他要願意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也就是把他的身心都放下,至於這件事情實際怎麼做到,就是我要說的內容。

債務是假的,是他自己創造出來的幻覺,或是集體共識製造出來的幻覺,這是建立在自由意志的前提,要取消也一樣,運用自由意志就可以逆向取消,不過他很有可能已經忘了如何行使自由意志,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做一些提醒,好讓他記得自己真正是誰,而不是一個物質生命。

雖然債務在三維世界有法律強制力,而且對一個人的身心很有效,這是因為他願意承擔這種代價,所以進行了借貸,然而也可能他根本不知道代價如此慘重,所以他天真地進行了借貸,也可能他對於誘惑沒有抵抗力,所以他進行了借貸,也可能他拿了原本不屬於他的東西,現在不過是要變本加厲地還回去,但是這其實不是那麼公平,因為他不知道代價如此高昂,債主也合理的行使權力,這是他們的共識,所以我就不好去干預。

但是他們的共識是可以更改與再協調的,這是為什麼他需要勇於行使當下的力量與自由的意志。

只要任何一方能提出證明:就是債權關係對雙方都不再有益處,而且只會使雙方都導向滅亡,那麼兩個人就達到了新的共識,那就是和解,或共同解約,或看怎麼調整到雙方都覺得合情合理合法。

他們可以轉換為新的契約,不再是債權關係,而是雙贏關係,要不就是雙毀關係,決定權在他們。

債權關係是互為主體的,因為宇宙是一體的,所以他們雙方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區別,而且在時空業力平衡法則的定律下,債權者不過是把他原本的東西拿回來,債務者不過是履行償還的義務。

可是,真正的契約是:他們都是一體不分的生命,而且也唯一擁有永恆的生命,除此之外,他們其實一無所有。

當一方以為自己擁有生命以外的事情,他就創造了幻覺,當另一方以為自己最後就是賠上一條命,他也是陷入了幻覺。

生命是共享的、無法借貸也無法償還,每個人都擁有無限且一體的生命,如果說這種論調太抽象,無法解決實際問題,那我就反問一下:

如果一個人是債權者,他願意讓對方走投無路而賠上一條命給嗎?他願意為了債務逼迫對方交出生命嗎?如果對方因為他的債務逼迫而家破人亡或一命嗚呼,現在換債主欠債務人了,因為債主把債務人逼上絕境,在業力法則下,要是對方沒有原諒債主的逼迫,債主有一天會變成償還者,他在物質世界的財富再多,對方化成冤魂都要勒索他。

我不是有意嚇人,這就是冤親債主的緣由,這是恨的自由意志,而且是債主明知道自己可能會導致這種下場也透過自由意志去製造的結果,他要吃他自己的果。

我就是個算業力的,既然商人喜歡算帳,那我們就來算業力帳,這很好理解,我們繼續算下去吧。

如果一個人是債務人,那他就把該還的還回去,因為他其實除了當下的生命沒有別的,剩下的都是他遲早要還的,如果他擁有的一切不是因為他的努力而自然顯化的,卻是透過借貸而顯化的,他理所當然要為自己的慾望負責,而且當人來討債,請不要吝嗇的還回去吧;既然有人來討,就不要以為那是他的,因為真正是他的不會被討的,真正是他的就是他的,能被討的就是他欠的,他就心甘情願的還了吧,還要感謝對方幫他解決了一筆業力債,他心頭其實會更舒坦;不過要是他很在意且不願意還回去,那麼他們就會競爭跟搶奪,而且他們都在為了其實不曾屬於自己的東西發動戰爭,這就是幻覺世界的真實性。

債主,他擁有的也是當下的生命,他要討什麼呢?重新開始吧,難道他更傾向相信自己有什麼應得跟屬於他的東西在別人那裡?那他不就是被外境牽著鼻子走且認定自己沒有永恆無盡且無法失落的生命寶藏?他的假想財富如果是建立在未履行償還的債務中,那麼他等於無視自己當下的富足;不是說他不能擁有債務人,這是他的自由,只要平衡我沒有意見,但如果他的債務人已經開始痛苦了,而且要走投無路了,那麼他可以多評估一下,自己的債務人最好不要因為某些絕境而變成他的債主了,債務人可以申請破產、可以拼命、可以捨命,這時候債主又能得到什麼呢?如果債務人欠債主真的太多,債主又不願意佈施,那麼失去償還能力的債務人要如何還債主?債主可能要變得比債務人更需要被幫助,債務人才能用一輩子或更多輩子來還債,這是債主要的嗎?想想無妨。

債務人,他擁有的也是當下的生命,他要奴役自己到什麼時候?他要付出代價到什麼時候?他現在就可以償還一切,只要他不再堅持擁有一些不屬於他的東西,它們只帶他給無盡的折磨痛苦,因為那個東西就叫做債務,他為了慾望或滿足什麼多餘的東西而願意承擔的,現在滿足感已經過去了,剩下的就是償還,他真的還沒有學到教訓?

如果他覺得某些事情,好比居住、育兒、養老或生活問題或事業什麼的,而產生的債務,房貸、學貸、創業貸款…我就問一句:他真的需要承擔這些東西?他真的覺得一起痛苦的面對艱難的處境是宇宙無條件的愛與自由意志?還是他只是把想要的歸類成需要的,或是無法原諒自己,或是抱著愧疚或不屬於他自己的責任,而其實這些帶給他無盡的痛苦,他早已失去了生命的熱忱跟探索的快樂?他其實在滿足的是社會給他的虛假目標或虛假責任,或這是他給自己的幻覺,以補償什麼心態,現在還沒看破?我無意質疑他認為合理的事情,但我只是提出:如果痛苦已經太多到對生命的成長沒有幫助,是否真的可以重新考慮一下哪裡出了問題。

一個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他不會不知道吧?他真正想要活在的心理或生活狀態是什麼,他不會忘得徹底、而以為他所認定必要、卻帶給他痛苦的事物、是不可質疑的吧?

他們真的忘得徹底,還以為我說的是虛無縹緲或不切實際的問題,然而我也就簡單的反問:請問一個人覺得實際的問題是解決痛苦,還是找盡各種理由,繼續堅持他自己的痛苦也要不改變?

那就枉費了我長篇大論也要試著說服他看清真相,因為真相就是他唯一無法失去也絕對擁有的東西,那就是他永恆的生命,以及附帶的平安喜樂。

如果他已經忘了他的生命是永恆的、而且也失落了平安與喜樂,我就問,這個人還以為自己擁有什麼?他擁有的是痛苦,他卻以為那可以給他帶來安定跟快樂、平安或什麼的,既然如此,他如果是對的,我可以就寫到這裡,當作我完全是胡扯一通,反正痛苦的不是我,而且我也知道痛苦是可以避免與轉化的。

當我試圖要分享自己計算業力與消除痛苦的善意,而達到共贏的結果時,或許我可能算得還不夠透徹,讓他覺得自己算的才是對的,那我也無從反駁,因為他有自由認定自己是對的,但是如果他是對的,而有痛苦、有業力、有糾纏、有得失、有不甘、有怨恨、有執著,那這種對的邏輯實在匪夷所思。

還是同一個問題:一個人更希望相信自己是自由的,還是不可掙脫債權關係,而在這種糾纏的痛苦裡面輪迴?

即是這個人是債主,他有一時的快樂,可是到最後他的債務人的不快樂算在誰的頭上呢?當然是他自己的,可是,如果債主適度的免除一部分的債務,給對方喘口氣或平衡的空間、或給予對方他的財富智慧,既然他有能力發債,說明他有財富的智慧,那為何不分享呢?這樣快樂就在他們之間流動了。

然而,如果債主有一群債務人,要是形成良好的合作與循環平衡,我並沒有意見,然而,如果有一方開始產生了過多的痛苦,難道這種痛苦不也是在他們之間流動嗎?

如果一個人是債務人,他有痛苦,難到他不會想盡辦法一勞永逸解除他的痛苦?難道他對於每次要繳債的期限到了的時候都很快樂?他這次安然度過、下次呢?他的金錢困難或匱乏感如果不斷的出現,難道這不是該去認真面對的問題?還是他覺得這很有趣?可以有壓力讓他衝經濟?那很好,如果債務可以服務他的生命體驗,我也沒有意見,那是他的自由。

但我要問的是,如果痛苦或焦慮已經大於這個人的衝勁,變成侵蝕他的意志,不自覺要變成賺錢的機器或利益的傀儡、陷入絕境與憂鬱中,我就問一句,這個人還快樂嗎?

如果一個人不快樂了,他受夠這種體驗了,那我就接著問:他要永久解除嗎?要覺醒嗎?要重新回歸他自己的真相了嗎?或是他覺得還沒玩盡興,要繼續在金錢、債務、經濟、慾望、社會扭曲的共識之中學習如何平衡這已經失衡得誇張的處境,而不是讓一切自動平衡?卻不一定是照他自己偏好的方式。

因為他偏好的方式帶給他痛苦,所以他該質疑的是自己操作實相與業力的能力的確有待加強,否則他現在應該是快樂的、平安的、滿足的、有能力貢獻社會或享福的,如果不是這樣,那他不就矛盾了?因為他在追的其實不是他自己的真實生命,而是痛苦幻覺。

然而如果我說錯了,其實他很快樂、很平衡,那非常抱歉原諒我的雞婆跟囉唆,他可以去安穩的過日子,因為這篇文章不是講給那些快樂平安富足的人看的。

所以回過頭來,如果一個人產生了結構性、連鎖性的痛苦與債務,那麼他要做的就是認清事實:全部捨棄,因為一小部分的痛苦無法解除,遲早腐敗整體,這就是我們所要認清的。

如果他有放不下的人事物,這些人事物又連鎖性且不可避免的帶來債務與痛苦,那我只能真的說:他認錯了幸福與愛為何物,他的信念系統其實妄造了虛假的現實,而這個現實事實上帶給他的不是幸福快樂與無條件的愛,而是痛苦與慾望,糾結與苦難,不甘與壓力,焦慮與無法避免的困境,無盡的煩惱與困惑。

如果他很清明,他沒有煩惱、沒有焦慮、沒有生存恐懼、沒有求不得、沒有放不下、沒有捨不掉,那就恭喜他,否則,慎重的考慮我所說的不是更有機會解脫嗎?

只有自己知道他是否自由快樂、活在無條件的愛之中,還是活在痛苦與虛無之中;這兩者不用我來評估,當事人自己心裡很清楚,而且清楚得很。

我無意爭論與辯駁,我只是個算業力的,在我懂事後,花了幾年算清了自己的業力,並且盡可能的償還該還的,認清什麼是真的,什麼是我自己造的苦難,並且下定決心自我了悟,而且也讓我的債主與債務人了悟,達到共好和諧的平衡,且試圖維護這種平衡,如此而已。

當然任何人都可以說我在胡扯,不過有任何一句話可以影響任何一個人改變心意就達到我的初衷了。

算完了嗎?額、繼續算吧。」

這個小說的場景就是一個人在業力公司上班,並淹沒在滿滿的業力帳本中碎碎念。

--

--

腦男Leo
腦男Leo

Written by 腦男Leo

祂用心智神乎其技,非人信念可思其議;我等謙卑領受奇蹟,樂將恩典共福齊利。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