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伊德在這個問題上,最先提出關於「精神經濟學」的概念,這是大腦的一種機制。
人/大腦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應付外界刺激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精神能量不用最高效率的方式分配,那麼就會容易超過負荷而當機。
因此,潛意識/高我,會調整表意識/小我的注意力跟記憶,以應對生活需要的最高效益。
舉例來說,在熱門時段進入一間餐廳用餐,你可能不會記得餐廳有多少人、每個人說了什麼話、有幾盞燈、幾扇窗等等,但是確實有吸收到這些資訊,只是被潛意識過濾掉了。
如果這些資訊都要讓大腦記得,那麼光是注意並處理這些資訊,嘴裡的食物可能一點味道都感覺不到了。
另外一種情境是,當一個人面臨失戀、失業、親人去世等重大變故,腦袋光是要重新思考未來要如何生活與調適心情,他就可能長達數週無法反應外界,沈浸在巨大的失落之中。
明顯的,腦袋處理資訊是有個極限的,資料越多,思考速度越慢,最後慢慢傾向生活無法自理,這並不理想。
反之,一個有意識活在當下的人,他不太費心記憶事物,那麼他反應外界的的速度就會非常快速,因為他沒有任何其餘的資料需要耗費精神去處理。
我們把這個概念用電腦來比喻,現在有個科技產品叫做「快閃硬碟」,它的特色就是儲存的容量很小,但是處理的速度飛快,大部分的資料處理完就會丟到雲端,不花容量來儲存。相較傳統硬碟,它能夠儲存大量的資料,但是運作的速度會因為資料越多而越慢。
另外,一位受催眠者的案例提到:「安排好回地球的計畫時,我同意不去記得前世。以空白的狀態學習,比起因為過去行為而事先知道將發生什麼事來的好。如果先曉得前世,很多人或許會太注意以前的事,而不是以新方法解決同樣的問題。必要時,我們從夢境獲得浮光掠影,內心會曉得該往那個方向走。」摘自《靈魂的旅程》P.90
這也額外提醒了一個要點:如果記得太多,反而會有僵化的思維,造成成長停滯。
然而也要知道,我們的潛意識/高我,如同雲端,掌管所有資料、所有細節、所有記憶、所有前世,在必要的時候,會透過夢境、靈感或特殊事件的方式來提醒我們。
等我們回到靈界後,關於前世或任何記憶,都可以無限制的調閱,想看什麼就看什麼,要多細節有多細節,所以就不用擔心了。
人生在世的時候,用來享受當下是最好的做法,事情該知道的時候會知道,不該知道的時候也不會讓我們分心。
有了這些概念,我們可以完整理解題目的問題了。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