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寬恕、佈施,根本上不是因為當事人大慈大悲有多好心,他不過是認清了自己造的業,現在決心要為自己負責罷了。」
三維地球有個設定:事情在這裡發生,也要在這裡結束,直到圓滿。
因果相生,直到無因無果,不生不滅。
這是看似困難的,對於人來說;因為身體只要活下去,就要吃喝拉撒睡,要擴大生存空間或提高生活品質,就要對資源進行不等的人為控制。
而主要資源之一又包括其他人,就必然延伸出家庭、社會人際關係等支線,業力從此規模流轉,人在其中身不由己,好似累世的綜合性因緣推動著現在的命運。
說到底,人在世上要活下去,幾乎不可能不產生業力,加上外境變遷或緊急狀況等因素,無始累積下來,錯綜複雜不可能搞清楚。
靈魂要離開這個世道,死亡是一個方法,但也只是讓後代繼續繼承它無始傳承下來的基因與思想的業力。
只要整條業力沒有真正平衡,投身回去處理也是躲不掉的事情,所以經常有祖先輩投胎到子孫身體的傳說,直到把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乾淨 — — 也幾乎不可能全部乾淨,但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那麼靈魂就可以避免回到世間輪迴,因為不關他的事了。
人在世間,如果因為覺醒或啟蒙而看見我所說的這樣的現象,意識到這是原初的欲所造成無邊的苦,想要清靜,就開始修行:
一來停止造業,二來積極償還債務,三來累積功德 — — 協助他人了解狀況、一起停止造業、一起償還債務,直到整個大集體一起消除彼此的因果,然後共同的從這個物理糾纏中解脫。
因為業力不只是一個人的事情,所以要加速解決業力的方法,最好就是「提高集體修行的風氣」,至少讓所有想提升與解脫的眾人一起處理,在某個格局中看來,就會發現有一群人形成了某種精神社會,他們思維言行舉止都導向出離世間,這就是修行人的本意。
他們或許集體轉移去其他世界,不繼續在這個世界停留,也或許他們依著善循環與自由打造了基於道德與真理的世界,至少不是貪嗔痴與執念的世界。
所以在人間要前往更進化世界的方法,就是忍辱,把過去自己丟出去的爛攤子回收。
無論是物理上的欺壓還是情緒上的潑墨,甚至是精神上的毀滅,都看作是自己以前造下的因,現在只是回收處理,所以忍辱接納,感恩消除,不再反射出去或拒絕承認;這也是寬恕的概念,寬恕無始以來無明的自己,看見他人也只是因緣業力的媒體,此業消融於我,不再流轉。
人家來要東西、討東西,能給就給、歡喜的給,因為其實不是給,而是還回去,不再佔有那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因為真的追查到底,其實當初過往是無明貪愛而先拿人家的;歡喜在於,債務結清、債主滿意,業力平衡,一起提升了。
所以忍辱/寬恕、佈施,根本上不是因為當事人大慈大悲有多好心,他不過是認清了自己造的業,現在決心要為自己負責罷了。
完整的自我負責,然後乾乾淨淨的離開。
解脫,回到源頭裡相親相愛,因為所有最美好的人事物,都在那裡,完好如初,一塵不染,永恆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