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制度與現行貨幣體系是bug

腦男Leo
Nov 26, 2024

--

法定貨幣=信用衍伸的實名制債務契約。

法定貨幣=通貨=轉移財富的會計系統與交易單位 ≠ 儲存財富與保值的標的。

儲存財富與保值的標的,比如貴金屬、黃金、房地產、智慧財產權(這可以延伸為上市櫃公司的股票,即把財富寄託在大型企業的智慧財產權中)等。

人們賺取法定貨幣(通貨)之後,如果要保護資產通常就會轉換成房地產或貴金屬等,如果要增值就會嘗試進行投資。

bug在於,非知識階級認為金錢(法定貨幣)就等於財富與資產證明。

「金錢」這個字眼與概念就產生了bug,即 :大多人以為他們在獲取財富,其實只是獲取了轉移財富的工具,而他們持有用來轉移財富的工具(法定貨幣)是附帶通貨膨漲、利率調整、貶值與債務契約的特性 — — 這是為了促進流動與償還,就自然會產生消費與還款行為,這導致他們的財富在還沒有儲存的時候就主動或被動流失了。

然後掌握資源的階級對於會保值的事物進行高價炒作、高額手續費或貸款轉移方式,使得財富轉換產生多種流失方式,或轉換過程其實包含償還過程。

於是財富以各種方式被竊取。

這就是bug:先產生一種代替財富的工具,大量發行與製造這種通貨,然後把兌換回去的方式進行各種阻力加工與手續流程,使得通貨越來越多,真實財富則能高度被保留在掌握資源的階級手上。

現在還有所謂的向銀行購買虛擬黃金資產,即,當事人不是買實體黃金,只是買一個銀行系統做擔保的模擬黃金價格的數位資產,也不等於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擠兌真正的黃金。

很多大型金融系統利用這種bug賺錢(包括衍伸性金融商品 — — 將部分真實財富與各種複雜機制整合再一起銷售,表面上看起來能促進財富增值,實際上陷阱重重),通常被視為潛在的社會性剝削,造成集體莫名匱乏,大多人沒有那個能力去反制或看破,除非進入另一種不依賴金錢(通貨)的生活圈。

如果覺得很複雜,是因為它是重點演化對象,是人類集體巧思的巔峰,並投入軍事力量進行鞏固,沒有特別學習這類事物的人恐怕是苦澀了。

深陷其中的人會發現,他工作是為了取得財富,結果只拿到代替財富的道具(法定貨幣),然後把這個道具轉換成對等真實物質財富的過程又充滿阻力,還會因為通膨與利率調整而無條件貶值。

為了不被無形的消耗,他必須積極的使用法定貨幣,來轉換成次級的資產(生活用品或科技產品或名牌或礦物,無論是什麼可能比較保值的東西或他心中認為價值高的事物)然後維持這個過程,抵抗財富被剝削,他受困在這個大型模式中,如果他有發現的話。

(他要是搞不懂這些事情,就會設計一個簡化的信念,比如:金錢是愛、是能量,然後活在其中。)

(一群地球人在卡bug建立自己的階級,壞處就是當bug被修正,他們會怎樣呢 — — 那些靠bug獲得的一切都消失,為了鑽研bug而建立的知識體系全都都沒其他用處,這樣的後遺症是什麼?回頭打基礎功的時候會比應屆畢業生痛苦更多之類的吧。幻覺玩玩可以吧,玩太久整個都歪掉後,似乎不太妙,這是他們現在可能不會花時間去思考的事情,開始修的時候就知道了。當格局放大到宇宙的時候,整個財富模式回歸到宇宙通用系統的時候…。這種大bug有什麼問題?社會衝突、財富分配不均、教育與科技也都被牽制,整體發展扭曲…看似輝煌實則混亂,看似繁華實則腐敗。心靈層次自有一把尺,物質壽命有限,靈魂或基因的業力輪轉還是依照頻率去流動的,不是說富有的人一定都是用這種模式,做功累積來的還是自己的,但是卡bug弄來的那類就未必了。)

--

--

腦男Leo
腦男Leo

Written by 腦男Leo

祂用心智神乎其技,非人信念可思其議;我等謙卑領受奇蹟,樂將恩典共福齊利。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