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人生的根本目的在「體驗」:「體驗自己可能是誰?想成為誰?真正是誰?」所有的人生意義都涵括在這三個問題中,除此之外的所有事物都只是協助體驗的工具。
再來,「靈魂的本質是自由,任何有形的規則都是對自由的挑戰,靈魂是必然要超越的。」也就是說,物質完全是為了精神的自我探索而存在,精神要被物質限制是絕對荒唐可笑的。
從上面這兩個原則來看:上一代的靈魂想來地球體驗什麼是學生、什麼是工作、什麼是賺錢,他們創造了這樣的遊戲規則幫助他們認識自己可能是誰,卻不代表這一代的靈魂要同意體驗同樣的事情。
恐懼、限制、匱乏、權力、物質、生存挑戰,這種新一代眼中看起來是單調又自虐的遊戲已經過去了,上一代靈魂完成了他們的經驗,並且得出了如此發展將使文明導向自毀的結論。
所以新一代的靈魂就不必重複體驗,新一代的使命是透過喚醒覺察力導正這些深耕蒂固且無法自拔的情勢,並且再創造新的世界。
如果你不想上課,那就不要去上課。如果不想工作上班,那就不要去。如果不想賺錢,那就不要去賺。這些只是無限種生活方式中的其中一種而已,如果這些身份或活動內容「對你靈性的自我探索不再有正面幫助,那丟棄是必然的選項。」
如果你覺得「非這樣不可,否則對生活會有負面效果」,比如覺得自己很失敗、自己會是社會邊緣人,比如可能被親朋好友質疑或歧視有傷面子,比如生活品質會下降、失去自己重視的東西,比如不知道不這麼做的話還可以做什麼等等…。
奧修說得很好,「這個文明是精神病,而且他還付你酬勞,這是為什麼人人都願意成為精神病。」問題是當覺知開啟之後,會發現這個代價非常慘重,「體制的遊戲規則毀滅了自由、抹殺了創意、奪走了快樂、破壞了和諧。」
不過,如果在體制裡面有助於你的自我探索,包括完成人生目標自我實現,那就要做到「有意識的待在體制中,卻不受體制控制。」要記住你隨時都有選擇其他生活方式的自由意志。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