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創造外界對於自己的觀點

腦男Leo
Jan 6, 2025

--

人所注意的事物、該事物也在注意著他。

注意力是雙向交流的 — — 如果意識是不可分割卻可以偽裝成客體的。

人無法注意一個對他來說不存在的事物。

有人可以注意到意識的交流,有人不行 — — 對這些不行的人來說,他們認為一體性的意識場是不存在的。

有些人認為物體是沒有意識的,有些人認為較低等的生物是沒有高等意識的。

這類人,可能無法從物體中或與較低等的意識中,覺出與自己平等的一體意識的存在與感知能力。

意識偽裝成各種樣子,讓那些認不出自己內涵、而只在意表象的生物性認知自我 — — 產生某種經驗。

這種經驗很好玩:被多少人觀察,該物體就獲得多少種觀點,這真是很大的收穫。

一個意識獲得越多觀點,他就產生越多種自我認知,這是他的珍藏,他被賦予的身份或投射,是他產生自我意識的根源。

當一個人只有少數觀點時,他就認為自己是那些觀點,因為在這之前,他沒有任何認識自己的概念。

當一個人有近乎無窮多的觀點時,他就會超越那些觀點,更加意識到他不是任何一個觀點或觀點的總和。

這些觀點無窮複雜,直到勾勒出一個難以言喻的巨量概念,他的自我會抽象到無法簡單描述。

一個人會希望自己能夠獲得更多他自己覺得喜歡的觀點,避免接收到他自己也不喜歡的觀點。

一個人會給予他人自己想得到的觀點,也希望對方返回這類觀點給他,或同意對方的觀點,而讓自己觀點也被同意。

一個人也會給予他人自己都不想得到的觀點,這樣他們就會認為自己不是那個觀點,他認為他會是觀點的對立面。

一個人也可以轉玩這些觀點,進行深度的自我分析或觀點解析,而讓自己或對方看見更深的自己,從自我認同框架中擴展。

當一個人過度自我感覺良好,他也是這樣表現的時候,別人可以給予他一些相反的觀點,平衡他的感覺。

當一個人過度自卑或失去自我感,他人也可以給予一些鼓勵與贊美,平衡他的感覺。

當一個人對自己的感覺陷入了幻覺,一相情願的或遭受束縛似的活在自我認同感之中,他人也可以給予一些真相破除這些幻覺妄想。

一個人若找到了自己的真實自我,成為那個可以拆解或重組自我的根本創造者,那他就可以改造許多的自我。

自我是無限的,是一個軟體,一個相信自己是如何的想法群,這些想法雖可能深根蒂固,也可以完全反轉。

畢竟自我全都是透過外在反應而建構出來的。

只要一個人深入獨處或孤獨,他就從自我中脫離,不活在自我之中,人間煩惱也就在那個時候不見了。

他可以重新設定自我,或者自我定義,或者對外宣告新的定義,在其他人的意識中主動改變自己的觀點。

如此,他就可以主動創造外界對於自己的觀點了。

雖然這也可能是一相情願的希望外界如何看他。

在一相情願跟真實樣貌之間,到底,這個人怎麼知道,他實際運作的是哪一種呢?

絕對真相一旦產生了可被觀察的象徵,它立即就成為幻象中的其中一個選項了。

--

--

腦男Leo
腦男Leo

Written by 腦男Leo

祂用心智神乎其技,非人信念可思其議;我等謙卑領受奇蹟,樂將恩典共福齊利。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