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心智當成是電腦來比喻、把自己當作一個心智的工程師吧!
就像要電腦關機時,遇到某些程式仍然在執行中,而且無法強制關掉,導致關不了機的狀況。
好比說某些在意的事情不斷浮現、某些思緒重複跳出來、某些生理病痛強烈到無法不注意等,如同某種強迫運轉的背景程式。
遇到這樣的狀況,就要深入去瞭解發生了什麼問題。
這些問題都反映出某種人生課題,只要去洞察,然後試著調整,通常可以找到解決方法,並得到大幅成長。
當把所有潛在問題都解決後,進入無我會很順利,就不太會再遇到關不了心智的狀態。
雖然問題種類繁多,而且每個人的心智狀況都不同,但我列出幾個要點,可以去探索看看。
一、心智中毒:
心理狀況:強迫性思維、焦慮緊張、迷茫困惑、心浮氣躁、容易疲憊、情緒起伏大、壓力大、失眠等。
可能原因:心智被控制或入侵,比如相信了某人或某團體中,可能不適合自己的思想、信念,或融入某種複雜關係而無法抽身等。
可能來源:工作賺錢觀念、責任義務觀念、債權利益關係、感情糾葛、情緒勒索、政治傾向、宗教信仰、利益導向的團體組織等。
狀況說明:相信某些人、團體、思想或信念,或建立某種關係、加入某個團體組織等圈子,就像安裝了某個軟體。
若是軟體中暗藏木馬病毒或某些負面程式(甚至關係或團體內的人都不知情,也是受害者),就會可能導致心智被動手腳,像是被看不見的力量給干擾或強迫性的思維運轉,而不斷喪失能量,感覺失去自己。
要知道,相信某人、某觀念、某思想,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而且通常幾乎是全盤接收、沒看安裝說明,直到發覺怪怪的時候,問題通常已經很大了。
這種時候,某種反覆性的行為或思維已經習慣成自然,所以也不是說解除安裝(全盤否認或直接抽身)就可以解決的。
在這樣的關係或信任之中,通常也參雜了理想、情感、利益、權衡、慾望、需求、信仰等複雜形式。
那麼心智就可能不斷去思考、去擔憂、去盤算、去執著、去對抗、去試圖控制、去嘗試突破,從而變成一種非常不穩定的狀態。
這樣的心理,當然很難平靜下來,甚至過度運轉,就容易心浮氣躁、壓力大、消耗能量。
長期來看,對心理健康是弊大於利的。
如果有這樣的狀況困擾你的話,要深思熟慮,是否要長期這樣下去呢?還是試圖去解決呢?
解決方法:
找到並去除BUG,學習重新安裝。
去挖掘、回想,當初相信/安裝某種觀念、建立某種關係、加入某種團體時,自己的初衷或意圖是什麼?
是為了滿足需求嗎?是為了得到認同嗎?是為了貪婪嗎?是為了夢想嗎?是為了慾望嗎?還是根本就沒得選?
通常可以挖掘到自己內在匱乏的根基,或童年無意識認同的觀念。
我們往往都會被內在的匱乏給驅使,利用外在填滿自己,但往往也很容易反過來被利用,變成互相依賴、互相牽制的複雜關係。
家庭、感情、勞資、債權等關係糾紛,不外乎都是雙方想利用對方滿足自己內在需求的政治角力。
如果想轉化這個關係,需要審視自己內在匱乏的根基,無論是什麼情緒,要開始嘗試學習自我療癒。
比如:傾聽自己、關心自己、勇於面對自己、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對自己誠實、探索自我滿足的方式,往獨立的方向前進,並減少依賴他人或團體等外力。
一方從中平衡圓滿了,另一方也會自動平衡。
另外,如果是童年無意識認同、潛移默化吸收的觀念,那麼就要從每個當下重新選擇自己想要相信的、適合自己的想法或觀念。
他人的話語思想,認同之前要思考哪些內容不適合自己,開始要會看安裝說明,有意識的選擇。
如果遇到困惑、自我矛盾,就要意識到是有不相容的信念系統衝突,當下就要去選擇要相信哪一個、刪掉另一個,或兩個都刪掉,自己建立新的、更具包容性的、靈性的信念。
這樣一來,自己的匱乏自己滿足,自己的程式自己寫,自己的軟體自己安裝,自己的心智自己掌握、自己的信念自己選擇。
那麼,心智就會越來越穩定,電腦跑得很順,可以順利關機,自然就心平氣和、安全感十足、自主、自在、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