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相信豐盛,卻仍然活在匱乏裡面?
一個簡單的道理:腦袋雖然知道什麼是豐盛,但身處的環境是匱乏的,你的行動仍是匱乏的。
沒錯,「身處的環境」是踏上豐盛這條路真正要面對的大魔王。
一、原生家庭。
以我來舉例吧,我出生在一個匱乏信念非常強的家庭中,我從小就看著父母因為經濟問題吵架。
父母帶我出去消費,他們的注意力都放在金額上,嘴裡念念有詞「好貴、這個成本才多少、省點花…。」
當他們跟我聊到金錢,不外乎是「錢很難賺、這些都是辛苦錢、考上公立大學不然學費負擔不起、以後要找個穩定的工作…。」
拜託,我才幾歲,我有能力判斷這些話叫做「匱乏信念」嗎?我根本照單全收!
大人之間聊天,只要話題是關於金錢,都是各種匱乏的信念滿天飛,我耳朵是打開的,我能不潛移默化的吸收嗎?
我在這種匱乏環境下長大,所有的決策或行為模式都變成匱乏的形狀!
當我出社會,開始進入金錢打造出來的體制世界,這種情況就更誇張了。
我當完兵,想著絕對不要過著坐辦公室領死薪水的人生,但你猜怎麼著?
第一份工作我卻自動把自己放在上班族的位子中,因為我根本不知道怎麼靠自己賺錢。
我的父母從來沒教我創業思維,都是找工作的思維。
二、初入社會。
當我賺到錢,第一件事就是搬出去住,我渴望獨立,不只在經濟上,更是在思想上獨立。
工作一兩年後,我想任何人都可以觀察到,老闆階級跟員工階級的思維落差到底有多少。
當老闆想著的是開創機會、建立人脈、擴大營運、自我成長、預計營收幾百幾千萬;當員工想著的是下班去哪吃飯、存幾個月薪水可以買什麼或出國、怎麼贏得老闆或主管信任而升遷,增加那幾千塊薪水。
這種情況我能不矛盾嗎?我也想當老闆啊?可是為什麼我整個設定都是員工呢?
這個故事很長啦,總之我就開始去了解有錢人的思維,去買致富法則的書、去上各種投資課、去參加什麼金錢工作坊、還去兼職當保險業務員,自己也買了各種保單當作投資理財。
我想,模仿老闆階級的行動跟思維,至少會讓我遠離員工階級吧?
我開始加入各式各樣的直銷、買更多書、上更多課程,期待自己可以漸漸變成富有的人。
就這樣又過了一兩年,你猜怎麼著?我。更。窮。了!哈哈。
這實在是太詭異了,這種矛盾越來越大,有一天,我認真回顧自己實際上的行為,驚訝的發現:「我一直在花錢!」
當我意識到這件事,我整個驚天動地。
我努力掙扎、力爭上游了幾年,還是員工階級!我一步都沒踏上去過。
我從辦公室踏出去、變成業務員、課程學生、直銷代理人,卻都還是在自掏腰包幫上面的人賺錢!
我不管換什麼樣的工作,都還是在同一個階級裡面打滾。
這下好了,我打算不再幫任何人賺錢了。
於是因為當時的機緣,跟我的兄弟開創了動物溝通的公司。
三、創業人生。
當時台灣的動物溝通產業才剛興起,全台只有六家專門教育動物溝通的公司、以及非常零散的動物溝通師個體戶。
我跟兄弟們就想,我們可以整合這些個體戶,建立一個平台,變成動物溝通仲介公司。
當時幾乎沒有人做這件事,我們積極找合作、找客群、市場推廣、甚至我們自己去學動物溝通,開辦動物溝通體驗課程。
一開始廣告就下重本,一個月開十幾堂課,場場爆滿,表現亮眼,營收令人興奮。
我終於體驗到什麼叫做當老闆的滋味了,自己打拼出來的就是爽啊。
可是我們的野心很大,想要一直成長,於是開始擴大事業、尋找外部合作資源。
比如培訓動物溝通師,設立動物溝通協會以頒發動物溝通師認證資格、創造就業機會跟攻佔市場;跟廣告公司合作曝光更多動物溝通的課程訊息;拓展業務到中國市場開始去外地講課;也需要跟會計師合作處理稅務問題;還需要經營龐大的學員社群。
這些事情,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人力、資金、技術,但卻不一定能回本。
就這樣又過了一兩年,我發現,我們的注意力開始被分散、被各種瑣事、投資計畫跟事業藍圖牽著走,最後變成都在思考怎麼賺更多錢。
這種越來越複雜的生活也開始讓我感到矛盾跟詭異,有一天,我認真回顧自己實際上的行為,驚訝的發現:「我還是一直在花錢!」
我每需要擴大事業,都需要先花錢。
開公司要花錢、打廣告要花錢、養員工要花錢、拓展業務要花錢、出國要花錢、打通人際關係要花錢、賺到錢還要花錢繳稅,什麼都要先花錢,而且很多時候,這些錢花的很沒意義。
長期下來,開銷不知不覺變得越來越多,雖然生活品質也變好了,意氣風發了一段時間,但內心卻越來越疲乏,最後賺錢的動力從滿足慾望變成攤平事業開支,再變成煩惱怎麼維持龐大的事業運轉。
哇!走這一遭,我看穿那些老闆階級的假象,我發現,為了滿足無止境的獲利慾望跟維持企業運轉,他們實際上隱藏的負債超多,他們現在的努力都是為了填平未來的負債。
不管是老闆還是員工,都是匱乏的奴隸!層層剝削、互相競爭、豈有此理!
驚呆了…這個世界他媽的是怎樣?這是一個匱乏的世界嗎?
四、世紀大騙局。
當我意識到,無論我要在這個社會採取什麼大規模的賺錢行動,必須先花更多的錢。
當員工也不是、當老闆也不是、我還能去哪?我還能幹嘛?
當我出現這個想法,我又意識到:「為什麼只有這兩條路可以選???????」
登愣!
從這一刻起,我真正的發現了巨大的盲點了。
這個體制社會從一開始就設計了這個大陷阱,讓人只能選這兩條路,然後無論選哪個,都會被剝削,都是死胡同。
不信你去找人聊天,你去看看身旁的人,他們不是老闆就是員工,要不然就是在成為這兩個職業的路上!
人們以為,無論哪條路,只要持續走下去,有一天會超越老闆或員工。
抱歉,這仍然是美好的騙局,只要你仍在體制生活,你的錢就會一直被吸走,因為錢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跟匱乏是無限的。
總有人可以想到更精明的方式把你口袋的錢一點一滴的拿走;各種廣告都在暗示你擁有某些東西可以更自我感覺良好。
五、有沒有老闆或員工以外的路?
有,不然你以為我為什麼要打這篇文章。
統治階級就是老闆跟員工以外的路了,當你的人脈跟思想凌駕於體制之上,你就能超越…咳,好吧,我在這裡講統治階級太遠了。
不過,這是為什麼人們會想要爆紅、女生拼了命想要嫁給有錢人、男人拼了命也要爬地位,因為這是脫離剝削階級的關鍵方法。
但是我沒有要講那個,我要講的是「覺醒」。
你可以發現,我走這一遭,我看見了巨大的陷阱,我看見了匱乏的世界,我看見了人們在體制裡面莫名其妙的互相剝削,苟且偷生、痛苦不堪,卻沒意識到更高層次的統治階級玩弄著這一切。
而我發現自己被玩弄了一輩子,我能不憤怒嗎?
當我的內在有這樣格局視野,我又要怎麼從中跳脫?
六、與金融體系分手。
在這之前,我對貨幣、金融、經濟的本質研究與思考了一段時間,要講這些思想又是另一個長篇故事。
但總歸一句就是:「整個社會體制=金融體系=債務體系=永遠填不滿的黑洞。」
也就是說,整個體制都是基於匱乏而打造出來的超級匱乏怪獸,只要在體制裡面生活,就是在匱乏裡面生活。
你住在都市,除了走路呼吸講話,幾乎採取任何生存行動都需要花錢,難道這不是一個匱乏的世界嗎?
你在都市裡面,聽聽自己聊天的內容,聽聽別人聊天的內容,匱乏信念包羅萬象,不是嗎?
你住在這個環境裡面,你能意識到匱乏是什麼嗎?不可能,那是你的一部份。
我看見了這點,於是我要開始把身為「體制人」的那一部份切割了。
我做了一些行動,首先我把信用卡全都剪掉,不再依賴金融體系預支任何金錢。
我把長期賠本的事業體關掉或退場,把所有有關賺錢而非真心交往的人脈都放下。
我把非必要的保險全都改成最低的額度或取消。
我把任何花錢訂閱的娛樂性消費全部取消。
最後,也是最明智的決定,我搬去郊區、大自然。
七、遠離都市、走進自然。
我幾乎是帶著恐慌逃到大自然的。
當我意識到自己被金融體系生吞活剝了二十多年,搞得我心力交瘁、負債累累,全身都是匱乏的味道,我能不恐慌嗎?
鄉下的房租才多少錢?自己到市場買菜做飯能花多少錢?在大自然走路散步能花多少錢?自由活動的空間到處都是。
搬到大自然,我整個經濟壓力突然變成可以自在負擔了,我感覺神清氣爽,終於能好好想想自己要什麼。
但是都市人能忍得住這種清幽生活嗎?五光十色的吸錢陷阱那麼迷人,是不是?
更多人是被剝削到連逃的力氣都沒了,甚至被綁在體制裡面根本出不來。
吃不飽、餓不死、失去對人生的希望,被經濟壓力榨到連幾個月休息都做不到,更別說還要面對匱乏的家人長輩。
很多時候都是這樣,自己想出去,被家人指責、被親友勸阻、自己還會自我懷疑。
如果有人請教我該怎麼脫離匱乏,我只要建議搬去大自然,許多人都會開始找各種理由,家人啦、工作啦、責任啦、生活品質啦。
我就看,那些人什麼時候會意識到這些理由就是逼死他的元兇。
八、脫離體制的恐慌。
我當然明白這不是容易的事,人是一個群體的動物、是一個需要互相依靠的社會性動物,當個體脫離群體,生存潛能會短暫大幅下降,使人感覺到某種程度的死亡。
不過,就像出生脫離母體、出社會脫離原生家庭、出大自然脫離體制、出宇宙脫離地球。
這全部都是讓視野變得更大、讓靈魂變得更自由、學會更多生存能力,但會經歷痛苦跟掙扎的必經之路。
我是一個開始走入宇宙的地球人,又或者說,我是個意識到自己在玩這個層層逃脫遊戲的勇敢靈魂。
這是我的攻略,雖然語無倫次,但我要表達的很清楚了。
補充一下,我沒說花錢不好、我也不是說賺錢如何,單純從個人經驗描述我的能量是如何因為我的原生家庭教育、匱乏感與體制系統而不自覺的不斷流失。
很多人沒意識到這點,所以總是覺得長期一直在失去什麼而感到不安,我只是想明確的點出來這個現象。
文末有如何善用金錢、錢滾錢且無負擔的延伸閱讀,與本篇文搭配一起看比較完整。
九、我現在的生活。
我大部分的活動都是精神上的,正如各位所見,我就是坐在大自然,有個舒服寬敞的家,用電腦打打字就能轉化讀者人生的作家。
閱讀、玩音樂、下廚、綁水晶、思考、散步、療癒來到我身旁的人、善用自己的能力貢獻社會不求回報、觀察與嘗試滿足社會的需求同時找到自己的新定位,這些都不怎麼需要花錢,還能陶冶心靈,讓內在變得富有。
當內在是富有的,你的生活就會是富有的。
你工作是有創意的、服務是有品質的、投資是有人情味的、生活充滿樂趣與洞見;這樣一來,人們會慷慨的想要支持你繼續發展,群眾喜歡買你的產品,關注你的生活方式,人們也會因你的存在而持續受益,這樣的人,可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我也是慢慢意識到,我的經驗對許多人來說非常有價值。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劇烈的、對習慣的養成是必然的。
當我們跳脫體制模式,同時也轉化了匱乏,這是同一件事,內外在是同步的。
所以我會說,如果要轉化匱乏,在腦海裡運作是行不通的,必須要讓身體也離開匱乏的環境,否則身體仍然會習慣用匱乏的方式生活。
雖然要搬到大自然或郊區很難,需要克服很多問題,但回想起來,我才覺得繼續活在體制更難。
如果閱讀到這裡,你堅持相信體制是你的家、你的戰場、你的使命、你的責任,但你卻不是很快樂,那你可能要像我一樣認真想想你背負的東西是自己的還是從小到大被灌輸的。
我不是說一定要離開體制,我當這個角色供大家參考已經很夠了,只是我們可以想想:
環境是如何影響我思言行的?我從原生家庭吸收的觀念適合我嗎?我的能量是如何不覺知的流失的?怎麼保持平衡?在這個大環境中怎麼不失去自我?這就是要面對的挑戰。
我的經驗是我的經驗,未必適用各位,你仍可以在體制裡玩生存遊戲,願我的分享能使你借鏡反思、玩得更好,我就很榮幸了。
最後,我也熱愛體制帶來的便利跟創意,並享受體制給我的體驗,但我能看到匱乏的陷阱,在裡面悠遊自如,這就是我跌跌撞撞而學會的避險能力了。
十、阿我是怎麼賺錢的?
先別問這種問題了,我說錢會跑來找我,你信嗎?
不信的話,我在豐盛世界等你來看。
感謝閱讀。
__
延伸閱讀:【上班族如何跳脫依賴金錢:生活改造指南】https://reurl.cc/521z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