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社會有什麼對體制不利的新聞或事件,社群媒體就會爆出誇張多的垃圾推薦貼文。
一想到人民的錢就這樣被砸在媒體障眼法上,只為了保住既得利益者的名譽跟轉移焦點,就覺得好悲哀啊。
我想應該很多人有發現吧?
有權力的人一定會鞏固自己的利益嗎?
不惜付出許多代價,甚至賠上人民的福利也要捍衛自己的利益?
像這樣的行為,到底會有什麼後果呢?
真的好好奇啊…。
這個幻象矩陣真的是太破敗了,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執迷不悟呢?
是不是真的有一天這個體制只剩下枯槁腐敗的爛骨,而沒有任何養分了,在其中被圈養的上癮眾生才會大夢初醒,卻無處可逃了呢?
或許我只是太過偏激了,畢竟,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嘛。
…
算了來談談為什麼會成為一個作家呢,現在總算應該可以自稱為作家了,吧?
因為想用超低的成本發揮最大的影響力啊!
思想的複製與傳播效率太高了。
製造的速度實在太快、方式也太容易了,這種工具真的是,很便利啊!
只要可以打字、加上網路,就可以創造思想,就可以傳播給全世界…。
所以問題其實只有一個,就是內容嘛。
工具既然幾乎沒有門檻,那麼取勝的元素當然就是內容囉。
我非常努力的在挑戰含金量極高的作品。
我唾棄文字充數的灌水作品。
聽說早期的專欄作家以文字數量為計價,還有出書至少要數萬字,書才會有厚度跟出版價值,這些文化都因為自媒體的蓬勃而逐漸退去。
在分秒必爭的現代,一篇文章如何能造成不可抗拒的閱讀與最強大的後勁,才是我要追求的道路。
在文學中達到神乎其技,發現新的格言、新的信念、新的論述、新的矛盾、新的思潮,新的生命,是我追求的永恆藝術。
我試圖融合各家思想,古今中外,上天下地,我要打造出自己的思想核彈。
雖然我也很想成為一個音樂家,而且我對吉他情有獨鍾,可是,那個樂器真的上手門檻好高啊。
我連跳舞都比音樂擅長,即使我的跳舞才練不到兩年,就已經可以豐富的表達我的思想,畢竟使用身體已經很自然了,可是我學吉他十幾年,還沒辦法表達我的音樂,或許我練吉他的時數實在太少了。
口簧琴這樣的樂器我可是很自然就上手了,可是為什麼我是個吉他苦手呢?
鋼琴看似更簡單、但就是沒有像吉他那麼熱愛啊。
繪畫的話,雖是從小的興趣與天賦,其實我是一個擅長繪畫的人,童年大部分都透過繪畫來療癒自己。
可是,我對於繪畫能夠產生的影響力還是有質疑,雖然我畫一幅畫大概是三到四個小時,而且也慢慢能夠表達心境,可是要展露頭角,走出一條路,我還差得遠,就放棄了,也不是說放棄,反正就當興趣,卻沒有想要當飯吃。
我對設計還比較擅長,但設計也是我增加生活品質與品味的工具,也不是我吃飯的工具。
扯遠了。
文字幾乎沒有任何限制,而且玩法非常多,在我真認寫作的五六年中,漸漸悟出了許多東西。
寫詩、散文、小說、編程、傳訊、論文、療癒、編劇、寫詞、哲學、公文、加密、奇蹟、下載光代碼、逆向工程、拆解信念、偵測思想病毒,定義概念、翻譯經文、說法等等技術都漸漸熟悉了。
說一段故事,國中時上國文課時,老師要全班額外買書,其中有一本是關於書信、柬帖之類的修辭學,我看了看覺得頭痛,就不買了。
還跟老師爭論這種東西沒有學習價值,我也不想額外花錢買不喜歡的書,結果因為我公然對抗師長而被罰站,還因為整學期我都沒有課本,老師也不許我課堂中看其他書籍,所以我罰站了整學期。
見笑了,繼續吧。
我逐漸發現自己閱讀的能力也達到某種高度敏銳的程度,通常我判斷一本書的作者思想價值大概只需要看半頁就可以知道。
看作者的用字選詞、思維縝密的程度、意圖何在、貢獻的格局、含金量的多寡、有沒有自我利益導向、受眾是誰,就大概能評估值不值得吸收他的思想或有沒有符合我的需要。
我漸漸能夠從書海中找到精華中的精華,這也使我在學習新領域時,能夠更快找到該領域的大師作品,直接跟大師思想交流學習。
我是很開心的,畢竟,至少精通了一門學問,還可以用這種學問謀生,貢獻社會,修行療癒,這真的是值得給自己嘉許的美事。
真要說,主要是兩個契機帶我走上文學之路,其一是在《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這本書中,作者提到,你影響的人數跟財富的收入是成正比的。
這裡指的財富不只是金錢,包括社會地位、名譽、人脈、信用、公信力…這些是無形的資產。
有時候,許多有錢人甚至會花錢買名譽、買社會地位、買公信力,這就可以顯示,影響力才是真實的財富,金錢不過是次級的。
受不受人喜愛、或尊重、或擁戴,比擁有更多的金錢來的有實際意義。
回到影響效率吧,我認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幾個表達載體,除了文字,還包括音樂、舞蹈、電影、藝術、建築、料理、時尚、科技等等等,雖然每一個領域都獨一無二不可替代,可是,有哪一個比文字的成本更低呢?
(或許是銀行家吧,他們印製自己的成本,還用鈔票影響了全世界?)(也可能是工程師跟數學家,當他們發明公式或程序,就可以永久重複利用,在這點上,文學家相對發明的是信念跟格言?)
或許是音樂跟舞蹈吧,音樂雖然要樂器,可是至少可以用很久,雖然品質好的樂器也是不少成本。
舞蹈的媒介就是身體,這個幾乎是零成本的,只要投入時間精力就可以。
啊、聲音也是呢,畢竟人人都有喉嚨,喉嚨也是樂器。
我認為心靈跟思想是所有表達的本質,但它們是無形的,還是需要媒介跟載體來傳播跟顯示。
又扯遠了。
第二個讓我成為作家的契機,是因為覺醒,高我用寫作來重塑我的信念系統,並且傳遞高維度的思想給地球。
祂大概認為用寫作來改造意識/信念系統,是最直接有效的,也或是我自己選擇的工作領域。
所以說,寫作是天選的,是我的使命,是我的靈魂計畫,是高我指定的工具。
就是這樣。
就好像那些知名的、各行各業的人,他們為何是音樂家、導演、商人、政治家、科學家…無論什麼職業,那是他們靈魂的計畫,是他們高我選擇的道路,用來探索自我與貢獻社會的技術。
所以其實這篇文一句話就可以寫完了。
「因為是高我選的。」
如果高我選音樂,那我就會是音樂家。
如果高我選程式,那我就會是工程師。
如果高我選繪畫,那我就會是畫家。
職業跟能不能夠賺多少錢無關,而是跟探索自我與貢獻社會有關。
只要敬業、努力耕耘、跟靈魂合作,遲早會累積大量的財富,當然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意義,還有社會價值,以及對該領域的貢獻與創新。
我在文學上應該是有達到某種創新了,我自己很清楚。
我會寫作還包含我需要的知識在這個世界中幾乎找不到,所以為了滿足自我,我自己創造知識。
這是我的需要。
我需要高維度的訊息,需要外星訊息,需要真相,需要喚醒社會,需要追求真理,需要用思想打仗,需要用思想改造社會,所以文字是我的武器,是我的使命,是我的生命。
我就是可以透過文字找到自己的歸屬,在寫作中體認到自己的生命本質,感受到自己真實的活著,充滿了希望,充滿了生命。
所以,我成為一個作家,沒有為什麼,因為這是我的生命。
就像任何一個熱愛自己職業的人,我也會寫作到最後一口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