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樂可以由得自己嗎?

腦男Leo
Oct 1, 2023

--

靈魂是否運用苦和樂的手段來驅動身心?

苦有逼迫性、樂有引誘性,適度的組合這個比例可以高度激發身體的潛能,好比以獎金激勵學習,以失敗促進鬥志。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般的身心是沒有太多抵抗力的,尤其在他還沒有累積太多需要守護的東西時,當在他也思考這個條件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後,通常就會產生合作。

我只是非常簡單的陳述了這個苦樂動力的一小個面向。

事實上,如果解說得當,或許可能會發現這是一切行為背後的驅動力。

失敗的苦與成功的樂,自然的引導身心往預期的方向發展。

可是我們退一步來說,既然靈魂可以善用這個手段來引導身心走上某些方向,其他人也可以誤用這個手段,好比故意促進成癮而奴役,壟斷資源還有威脅利誘來驅動整個社會運轉,或許我們可以在金融上看到這種現象。

沒有一些抵抗力的人來說,幾乎就是不自覺的投入了。

為什麼人要經歷大苦?是因為如果一個人對於相對較小的苦有了免疫力,他就可以去理性的思考與選擇:某些苦是不是帶有強迫性卻導向更多的苦,而如果我不想要被強迫,我是否可以從中解脫?那麼我必須要能夠忍受並抵禦那樣的苦,不被潛移默化地牽著鼻子走。

我講的只是非常小跟抽象的面向,點到為止,因為我不是寫論文,我也喜歡把重點抓出來就行,所以還請讀者自己聯想或舉一反三,去設想各種狀況是否符合我所說的現象。

對於感情、利益、生存、是否都有所謂的苦逼跟樂誘的情況,並且有些會導向更多的覺醒與清明,有些會導向更多的上癮與焦慮?

這就是我要請讀者去覺察的,我相信,有些苦是有益的,有些樂是有潛在危害的;然而也不能全盤如此觀察,有些苦是完全沒意義的、有害的、有風險的,有些樂是無條件的、純粹的、應得的。

直到一個身心可以完全避開所有無意義的苦,並且專注的活在無副作用的樂中,那才是過了這關。

到這個地步,靈魂只需要小苦小樂就可以順利的驅動身心的運作,也不用擔心身心會因為假的大苦而做出錯誤的選擇,或因為假的大樂而掉進陷阱中。

置生死於度外、情緒勒所無動於衷、無法被金錢收買,不怕遭到恥辱,類似像這樣的人,他就是明辨了這個事實,可以超凡脫俗,不再被外界的幻境給牽動,而可以隨時冷靜的判斷局勢,跟靈魂合作,做最好的決策。

這才是我們首要要去達成的。

因為沒有經歷過大苦,就對小苦、中苦沒有免疫力;沒有經歷過大樂,就對小樂、中樂沒有抵抗力。

在還沒有經驗之前,身心就會像小朋友一樣、渴望更多經驗,直到他體悟到,大苦大樂到底是什麼,才會開始收斂,打開覺察,並順隨高我的引導進行最優的選擇,直到能穩定活在精妙的樂中。

這的確是一種訓練,一種擴展,一種細膩的感知能力。

如果我們要保護自己的身心免於受到不公正的詐騙、誘導、恐嚇、威脅、迫害等災害,那麼我們就要對於其手段有明確的先見之明以身心靈的抵抗力,他們擅長利誘、建立信任、或以暴力跟法律掠奪為手段、逼迫一個人就範,這也是金融遊戲中常見的手段,尤其在債務體系中,這是非常有效的。

一個人如果不還債,就可能信用受損、累積利息、或受到法律制裁,並且之後的生活水平跟名譽可能大幅降低,這樣的恐慌促使一個人想盡方法去獲得利益,他就未必能堅守道德,而在經商、營銷、業務上有許多的巧思,吸引更多人買單,或以各種手段增加營業額,如果他還有投資者,為了不讓自己的地位失去,他非常有可能相對犧牲下屬的福利或社會的福祉來促進公司的經濟成長,我們可以在社群媒體或科技公司上看到這個現象。

辛苦工作的組織或個人將成果發布給公眾時還必須要考量收入是否平衡自己的成本跟付出,而必須考量收費手段或成為廣告的媒介,多少降低了消費者體驗的品質,雙方都很無奈,這難道沒有共贏的方法?其實能量會自然平衡,如果沒有封閉式的金融結構在其中吸血的話。

可是話說回來一個人為什麼會產生債務?這個問題太繁雜了,生命可以設計各種處境使人產生債務來驅動自己身心的生命課題。

不過我想排除各種類型,單就貪婪與慾望這個點來深入討論,這麼討論的理由無他,因為這是可以自主掌握的。要是去談到其他的變數就沒完沒了了,所以選一個點切入,我無能把一切概括進來談。

從學校時期就可以看出,有些同學擁有更多的服裝或玩具,這使得他們有更好的人緣或更順利的生活,這不就促進了人們想要提高自己權力或優質資源的環境?出社會後更顯然,人們為了著更好更大的房子,或擁有時尚的配件,他們甚至願意犧牲自己的其他正當需求,也要快速滿足自己的欲求。

自我剝奪基本的生存需要,好比閒暇時間、或精神休閒,也要在物質上追求快速的成功,這樣的集體物質化使得社會往狹窄競爭的地方發展,最後成了集體上癮,然後就陷入其中。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這樣,但是不追求物質或慾望的人,難道他們的基本福利沒有被那些利益結構給犧牲或剝削嗎?

既得利益集團或統治階級把應發放的福利變成收費的商品或賄賂的手段,那麼本來可以舒適生活的大眾變的要付出代價或討好取悅才能得到基本生活品質。

原本可以所有人都在適度的區間給共同滿足,但少部份的人無盡的擴張慾望,建立的強權,掠奪了其他人的基本權益,滿足自己的利益結構,幾百年下來,這個世界又會如何?

要從這種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平衡,掙脫這種演化的枷鎖,不是一件逆天卻必要的事情嗎?身心在覺醒時,不但要抵禦這種無盡擴張的集體慾望,還要堅守生存的基本福利不被剝削,這種自我與集體的矛盾,是否必然產生煎熬與大苦?

扯遠了。

總之,經歷過這些,我們知道有些利誘是龐大且有害的,有些大苦是必須卻有益的,即使如果一開始文明就正當發展,其實不用承受這種狀況的,所以才說這是地球特殊的處境。

總之,經歷這些苦樂,身心有了覺察,如此,靈魂就不用透過刻意製造的大苦課題與狂喜療癒給身心大整修,因為那都是短暫的,可能會使身心恐懼與上癮的東西。

只要身心可以覺察到我所說的現象,其實他可以自由的決定要不要挑戰苦而得到樂。

好比他不再被金錢利誘而在事業上爭強鬥狠,他可以自己設定挑戰的難度,自己選擇要挑戰的目標,自己犒賞努力的獎勵,他可以控制自己的苦樂,他可以控制自己的命運,而不再受到無形或外界或主流的驅使。

我只是在探討關於苦樂對身心造成的驅動力與影響力,我們是否可以更高度掌握或是避免受不想要的苦?有沒有具體的思維或方法可以使得掌握苦樂成為一種技術?

--

--

腦男Leo
腦男Leo

Written by 腦男Leo

祂用心智神乎其技,非人信念可思其議;我等謙卑領受奇蹟,樂將恩典共福齊利。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