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最受限制的事情。
我們對別人說的每一個字,對方都是以他自己對那個字表面上的意義、想法、判斷來理解。當我們在說某件事,接受資訊的人因為是根據他們對字彙的經驗與定義,因而接收到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內涵。
而當一個人具有心靈溝通的能力,他就是在溝通正在「感覺」的東西,這遠比口頭的說話來得廣泛許多。現代人類只能用口語或文字溝通,因此仍有非常、非常大的障礙有待克服。
比如能量、頻率、維度、次元、密度、靈魂等概念,這是建立在更高等心靈能力的知識。但為了方便使人類瞭解,會將「感覺」轉換成「語言」來描述。就好像跟嬰兒或寵物溝通,更常使用的方法不是文字語言,而是情緒、肢體動作、誇張的表情或情境等。
換句話說,許多宗教經典或歷史傳說的確都有片面事實,卻不一定是真實的全貌。打個實際的比喻,聖經說:「上帝以自己的形象造人。」
這段話是隱喻外太空其他智慧生命的類型,許多是屬於類人類的具體形象,也是不同文明與環境條件演化的相似結果。但由於古時的人類世界無法理解外太空、外星人、演化等知識概念是什麼,於是傳訊者用當時的人類集體心智可以接受的簡單說法來溝通、比喻。
由上述可知,大量的類比是傳訊常用的溝通技巧,用以讓接受訊息的人可以用他生活經驗快速理解,給予一個可以想像或探索的方向。收訊者則需要自己從類比中理解概念背後的意義,而非專注在文字表面上。
這也代表,許多的通靈訊息或靈性知識的文字描述並非完整的事實或真相,多少有被修飾或簡化,翻譯精準度也取決通靈者的語言能力。因此想要追求真相的人,不需要緊守舊有的思維來探索,要多傾聽內在的感受。
最重要的是:生活中與你有關的所有的人事物,包括角色、事件、處境情節,背後都具有重要的靈性內涵。你必須時常問自己:「有什麼是我沒看到的?」因為最關鍵的東西都是表面上看不到的。
「向外看者,夢也;向內看者,醒也。」 — — 榮格
🍄🌹🌿🦄❤️🌈🌏🧚♀️
腦男